永遠忘不了第一天做記者的經驗。
那一天我到報社上班,因為是考試錄取,而我又不是新聞科班出身,因此忐忑不安。
我的主管看到我,就丟了一大疊資料給我,
說:「把這些資料改寫成五百個字的新聞稿,寫完交給我!」
接到指令,我愣在當地,不知如何是好。
因為我不知道什麼叫「新聞稿」,更不知道如何寫新聞稿。
我完全沒受過任何記者的訓練,更慘的是第一天到報社,舉目無親,沒有任何人可以問,
那是一個人被丟到荒郊野外,要自力救濟、野地求生的感覺。
我直覺的想去找那個主管請教如何寫新聞稿,
但再一想,我第一天上班,萬一主管覺得我竟然連新聞稿都不會寫,要我回家怎麼辦?
不行!我一定要自己找到答案。
於是我去找當天的報紙,仔細研究報紙的內容,發覺報紙的內容大約可分為兩類:
一類是以「本報訊」開頭,另一類則是署名的文章,沒有「本報訊」三個字。
接下來我仔細閱讀所有「本報訊」,並開始歸納其寫作方法。
我就用這個方法寫出我生平第一篇「新聞稿」,並在極度不安下交卷,害怕被打回票。
沒想到我的主管,大致瀏覽一下,沒有任何回應,又去忙他的事了。
我的記者生涯就是在這種孤立無援、野地求生、「摸黑找答案」下開始。
也許是因為有這樣的經驗,在其後的工作生涯,我很習慣「摸黑找答案」,
對任何新事物我不害怕,我也常常在孤立無援中,在沒有足夠的訊息下,
嘗試用自己的力量,一步一步尋求解答,在沒有路中,自力救濟,找到路走出來。
這種「摸黑找答案,沒路找到路」的特質,變成我的核心能力的一部分。
其實在工作中,遇到這種與世隔絕、孤立無援的狀況並不多,
就算是百分之百的創新事物,我們都可以有機會去請教別人,尋求解答。
但「摸黑找答案」的能力,是每一個人面對困難的終極標準,
能「摸黑找答案」代表你的能力具有無限可能。
要培養出「沒路找到路」的能力,首先要相信自己,
相信我能夠在沒有外援下自力救濟,只要有信心,就可以不憂不懼,自己慢慢尋求解答。
有了自信之後,其次要冷靜,其實不論任何情境,都可能留下各種不同的蛛絲馬跡,
我們只要冷靜的觀察,仔細的分析,都不難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最後,就是要放手一搏,猶豫不決只會壞事,
「摸黑找答案」本來就無全然的勝算,沒有信心,險中求勝,必輸無疑。
文章來源: 商業周刊第 1019 期 作者:何飛鵬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