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EDS-01-01-2015.09.25  

一個主管聊起他的核心團隊成員:

一個是超級業務員,但是很不合群,無法團隊合作;

另一個是極佳的點子王,出勤狀況卻極不規律,經常找不到人;

還有一個工作十分認真,可是就是反應不佳,頭腦少根筋。

在這個主管眼中,每一個人都有問題,都不是完美的工作者,

他為此還經常感嘆,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者,讓他十分辛苦。

 

所幸就整體而言,他的團隊績效還算不錯,只是他仍然不滿足,持續在找尋好的工作者,而且不時想換掉現有的工作者。

這個主管的困境,就是因為他在用人上不了解「總帳」與「分類帳」的道理。

 

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有許多個面向,包括能力、態度、習慣、協調、溝通、欲望等等。這些個別的特質就是

分類帳,可以分別針對每一個細項打分數;

總帳則是由分類帳彙集成一個人的整體評價,可以用來判定一個人是否真正可用。

根據我的用人經驗,每個人都禁不得用分類帳仔細觀察,因為沒有人毫無缺點。

一旦我們用分類帳來分析每一個人,一定會找到一些無可彌補的缺點。

而如果我們只因為一個人有一些缺點就不錄用,那我們將很難找到可用之人。

 

因此,主管在用人時,應首重總帳的整體評價。

如果整體評價是個可用的人,就是可錄用的好人才,不應過度去放大對方的個別缺點。

組織用人也是如此,應從整體評價開始,並且以工作能力為主要考量,只要能力許可,就予以錄用,

至於其他的個別特質,通常是在工作中才會逐漸顯現。

 

換句話說,識人、用人時,通常是先看到總帳,之後才緩慢看到分類帳。

而在分類帳中,除了少數一、兩種特質是關鍵要素之外,其他的特質都是可被包容的缺點。

對我而言,用人時絕對不可犯的關鍵特質,便是道德操守。

如果一個工作者的道德操守有缺憾,這樣的人絕對不用,不論他的工作能力有多強,我也不能容忍。

 

除此之外,工作者只要他在工作上的整體評價是好的,其他部分就算有一些缺點,都不應該是大問題。

雖然組織可以要求工作者設法改善這些小缺點,以期待他能成為完美的工作者,

可是如果工作者不能有效改善,組織也不可強求,否則便會破壞組織的和諧,瓦解組織的凝聚力。

 

如果主管決定看總帳,持續用一個有缺陷的工作者,就要設法避開他的缺點,讓缺點對工作的影響降到最小。

尤其要注意的是,不要再不時去數落工作者的缺點,這樣只會造成工作者心中的不愉快,降低他的工作意願。

 

做為主管,要記住用人要看總帳,不要針對分類帳,一心期待有完美的工作者,只會找不到真正有用、好用的人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omas 的頭像
    Thomas

    閱讀的力量

   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